发热量的测定
发热量是评价煤质的一项重要指标。根据纯煤发热量,可以大致推测煤的变质程度以及其它某些煤质特征,如粘结性、结焦性等。
煤的发热量(可燃基)和变质程度的关系大致如表22-1所示。在焦煤以前,煤的发热量随变质程度的加深而增高,到焦煤和肥煤的发热量达到最高点。
这是因为变质程度加深,碳含量增高,氧含量减少,氢含量也减少,所以发热量上升较显著。焦煤以后,发热量反而随变质程度的加深而略有降低。
这是因为碳含量和氧含量的变化相对地比氢含量的减少速度小,由于氢的发热量接近于碳的4倍,因此发热量略有降低。
在煤质研究中发热量有着重要的作用。在国际煤炭分类标准中,挥发分大于33%的煤以及褐煤,发热量(恒湿无灰基)是一项确定类别的指标。
在锅炉设计中,燃料平衡、耗煤量、热效率的计算都要应用发热量。动力用煤应以发热量作为结算依据。
随着目的和用途的不同,发热量的表示方法也各有所不同。
煤的发热量和变质程度的关系
牌号 无烟煤 贫煤 贫、瘦煤 焦煤 气、肥煤 长焰煤 褐煤
Vat% <10 >10~15 >15~20 >20~25 >30~50 >37~50 >40~65
Qgr,ad J/g 32200~36170 35330~36380 35540~36800 35750~37010 31990~37010 30520~34080 25088~30944
例如,为了研究煤质,经常需要用可燃基的高位发热量(Qgr,daf),而对动力燃料而言,为了使实验室所测得的发热量结果尽量符合工业燃料条件,则常常需要
用应用基的低位发热量(Qnet,ar)。所以,在使用煤的发热量时,一定要注意发热量的表示方式,以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发生谬误。
上一篇:煤的元素分析 | 下一篇:发热量测定原理 |